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出的成语
青出于蓝而胜于蓝
成语解释
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。青:靛青,青色颜料。蓝:蓼蓝,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。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,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。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。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。 >>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青,出于蓝,而胜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——荀子 劝学
言出必行
成语解释
言:说, 言者意之声(尚书);出:(说)出来。必:(就)一定,将会。行:(可以、要)做(到),实践。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,多用来比喻一个人很有信用。言出必行说明了一个人的为人及处事态度和风格。
层出不穷
成语解释
层:重复;穷:尽。接连不断地出现,没有穷尽。
成语出处
唐·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神施鬼设,间见层出。”《唐书·艺文志》:“历代盛衰,文章与时高下;然其变能百出,不可穷极,何其兴衰。”
口出狂言
成语解释
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 >> 口出狂言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二回:“宋江听得,慌忙过来看时,却是‘九纹龙’史进,‘没遮拦’穆弘,在阁子内吃得大醉,口出狂言。”
言出法随
成语解释
言:这里指法令或命令;法:法律。话一说出口,法律就跟在后面。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,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。
成语出处
清 林则徐《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》:“言出法随,各宜懔遵毋违。”
政出多门
成语解释
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。指中央领导软弱,国家权力分散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鲁之有季孟,犹晋之有栾范也,政令于是乎成。今其谋曰:‘晋政多门,不可从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