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红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2

大红大紫

成语拼音

dà hóng dà zǐ

成语解释

形容显赫、得意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我看出来,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,除了作官和唱戏!”

批红判白

成语拼音

pī hóng pàn bái

成语解释

批:削;判:分开;红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李氏仁丰园》:“今洛阳良工巧匠,批红判白,接以他木,与造化争妙,故岁岁益奇。”

面红耳热

成语拼音

miàn hóng ěr rè

成语解释

形容因紧张、急躁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陌生人,也要面红耳热的。”

又红又专

成语拼音

yòu hóng yòu zhuān

成语解释

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

面红耳赤

成语拼音

miàn hóng ěr chì

成语解释

脸笔耳朵都红了。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 >> 面红耳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九:“今人有些小利害,便至于头红耳赤;子文却三仕三已,略无喜愠。”

披红挂绿

成语拼音

pī hóng guà lǜ

成语解释

披:穿着。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54回:“你这臭淫妇,平白里又不赴席,又不拜年,披红挂绿是为什么?”

裁红点翠

成语拼音

cái hóng diǎn cuì

成语解释

①采摘花卉。②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谁家总角歧路阴,裁红点翠愁人心。”

愁红怨绿

成语拼音

chóu hóng yuàn lǜ

成语解释

红、绿:指花、叶。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。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成大《窗前木芙蓉》诗:“更凭青女留连得,未作愁红怨绿看。”

纷红骇绿

成语拼音

fēn hóng hài lǜ

成语解释

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袁空渴记》:“每风自四山而下,振动大木,掩苒众草,给红骇绿,蓊郁香气。”

粟红贯朽

成语拼音

sù hóng guàn xiǔ

成语解释

粟:小米;红:指腐烂变质;贯:穿线的绳子;朽:腐烂。谷子变色了,钱串子损坏了。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太仓之粟,红腐而不可食;都内之钱,贯朽而不可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