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坏乐崩 阅读更多 关于礼坏乐崩 成语拼音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 古代制礼,把它当作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骚动不宁的时代。 成语出处 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盖闻导民以礼,风之以乐。今礼坏乐崩,朕甚闵焉。”
礼坏乐缺 阅读更多 关于礼坏乐缺 成语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语解释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《梁书·徐勉传》:“礼坏乐缺,故国异家殊,实宜以时修定,以为永准。”
凿坏而遁 阅读更多 关于凿坏而遁 成语拼音 záo pī ér dùn 成语解释 坏:没有烧过的砖瓦、陶器等。遁:逃避。谓隐居不仕。 成语出处 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而不肎,使人以币先焉,凿培而遁之。”
木坏山颓 阅读更多 关于木坏山颓 成语拼音 mù huài shān tuí 成语解释 木:梁木。山:指泰山。颓:倒下。梁木折坏,泰山崩倒。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。亦作“泰山梁木”。 成语出处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103首:“今年闻委化之信,凡在士林,靡不异声同叹……有如木坏山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