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科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4

插科打诨

成语拼音

chā kē dǎ hùn

成语解释

科: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;诨:诙谐逗趣的话。戏曲、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报告戏情》:“休论插科打诨,也不寻宫数调,只看子孝与妻贤。”

盈科后进

成语拼音

yíng kē hòu jìn

成语解释

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。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,不能只图虚名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原泉混混,不舍昼夜,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。”

金科玉条

成语拼音

jīn kē yù tiáo

成语解释

科、条:法律条文。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须遵守的信条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

金科玉律

成语拼音

jīn kē yù lǜ

成语解释

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。现比喻必须遵守、不能变更的信条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

开科取士

成语拼音

kāi kē qǔ shì

成语解释

科:科举考试。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,为国求贤,这是何等大典。”

发科打趣

成语拼音

fā kē dǎ qù

成语解释

科:古戏曲用语;打趣: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。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

成语出处

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15回:“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,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。”

撒科打诨

成语拼音

sā kē dǎ hùn

成语解释

穿插在戏曲表演中,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。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语、动作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随你自去的打斛斗、学踢弄、舞地鬼、乔扮神、撒科打诨、乱作胡为。”

插科使砌

成语拼音

chā kē shǐ qì

成语解释

砌,拼凑;捏造。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一出:“苦会插科使砌,何吝搽灰抹土,歌笑满堂中。”

发科打诨

成语拼音

fā kē dǎ hùn

成语解释

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连枝秀》:“锦心绣腹,宣扬《老子》经文,发科打诨,不离机锋;课嘴撩牙,长存道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