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令的成语
朝令夕改
成语解释
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一会儿一个样。
成语出处
汉·鼌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急政暴虐,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
军令如山
成语解释
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。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,下级必须执行,不得违抗。
成语出处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云长曰:‘愿依军法。’孔明曰:‘如此,立下文书。’云长便与了军令状。”
三令五申
成语解释
令:命令;申:表达,说明。多次命令和告诫。 >> 三令五申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铁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三令五申,示戮斩牲。”
利令智昏
成语解释
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,把什么都忘了。 >> 利令智昏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鄙谚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(赵胜)负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”
政令不一
成语解释
发出的命令不统一。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帅贱多宠,政令不壹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 》:“吾知绍之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土地虽广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”
朝令夕更
成语解释
朝:早上;夕:黄昏。早晨下命令,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变,让人无所适从
成语出处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3章:“后来他只能置北京政府的威信于不顾,随着局势的变化而‘朝令夕更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