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锣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3

敲锣打鼓

成语拼音

qiāo luó dǎ gǔ

成语解释

①指欢庆祝贺。②形容大造声势,大肆进行舆论宣扬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,人家服服贴贴,敲锣打鼓。”

紧锣密鼓

成语拼音

jǐn luó mì gǔ

成语解释

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

成语出处

刘绍棠《狼烟》:“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,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。”

鸣锣开道

成语拼音

míng luó kāi dào

成语解释

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时而作一得意想,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,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。”

筛锣擂鼓

成语拼音

shāi luó léi gǔ

成语解释

敲锣打鼓。形容大声吵闹。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8回:“翻筋斗,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,无所不为的玩耍。”

收锣罢鼓

成语拼音

shōu luó bà gǔ

成语解释

停止敲击锣鼓。比喻结束,结尾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骨肉团聚,不过欢笑一场,以此收锣罢鼓,有何趣味。”

开锣喝道

成语拼音

kāi luó hè dào

成语解释

古代官吏出行时,衙役在前面敲锣,吆喝行人回避。亦比喻替人炫耀张扬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何如我们做典史的,既不比做州、县的,每逢出门,定要开锣喝道,叫人家认得他是官。”

扬锣捣鼓

成语拼音

yáng luó dǎo gǔ

成语解释

扬:摇。比喻大声张扬,喧哗吵闹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3回:“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,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,心却在那边。”

密锣紧鼓

成语拼音

mì luó jǐn gǔ

成语解释

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

成语出处

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18章:“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,你走路也得当心呵,要带眼识人。”

鸣锣喝道

成语拼音

míng luó hè dào

成语解释

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时而作一得意想,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,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。”

敲锣放炮

成语拼音

qiāo luó fàng pào

成语解释

指大张旗鼓地活动。

成语出处

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、敲锣放炮的硬出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