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木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10

枯木逢春

成语拼音

kū mù féng chūn

成语解释

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,又恢复了活力。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。 >> 枯木逢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唐州大乘山和尚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世间希有。’”

择木而栖

成语拼音

zé mù ér qī

成语解释

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。比喻选择贤君明主,为其效命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4回:“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”

水木清华

成语拼音

shuǐ mù qīng huá

成语解释

水:池水,溪水;木:花木;清:清幽;华:美丽有光彩。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谢混《游西池》诗:“景晨鸣禽集,水木湛清华。”

圆木警枕

成语拼音

yuán mù jǐng zhěn

成语解释

用圆木做枕头,睡着时容易惊醒。形容刻苦自勉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祖禹《司马温公布衾铭记》:“以圆木为警枕,小睡则枕转而觉,乃起读书。”

麻木不仁

成语拼音

má mù bù rén

成语解释

不仁:没有感觉。肢体麻痹,失去知觉。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薛己《医案·总论》:“一日皮死麻木不仁,二日肉死针刺不痛。”

水木明瑟

成语拼音

shuǐ mù míng sè

成语解释

水木明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;形容风景清爽洁净。

成语出处

北魏·郦道元《不经注·济水》:“池上有客亭,左右楸桐,负日俯仰,目对鱼鸟,水木明瑟,可谓濠梁之性,物我无违矣。”

朽木生花

成语拼音

xiǔ mù shēng huā

成语解释

指由枯转荣,比喻事物得以新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假神》:“朽木生花,白骨生肌,都亏你再把鸿钧铸。”

入木三分

成语拼音

rù mù sān fēn

成语解释

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 >> 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书祝版,工人削之,笔入木三分。”

独木不成林

成语拼音

dú mù bù chéng lín

成语解释

一棵树成不了森林。比喻个人力量有限,办不成大事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崔骃《达旨》:“高树靡阴,独木不林。”

直木先伐

成语拼音

zhí mù xiān fá

成语解释

直:挺直。挺直成材的树木,最先被砍伐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。亦作“直木必伐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是故其行列不斥,而外人卒不得害,是以免于患。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