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平的成语
不平则鸣
成语解释
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 >> 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”
四平八稳
成语解释
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、结实。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。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,缺乏积极创新精神。
成语出处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四回:“戴宗、杨林看裴宣时,果然好表人物,生得面白肥胖,四平八稳,心中暗喜。”
太平无象
成语解释
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。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。
成语出处
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“会上御延英,谓宰相曰:‘天下何时当太平,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对曰:‘太平无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,虽非至理,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
和平相处
成语解释
指人与人或者团体与团体之间相处和谐,没有纷争
七平八稳
成语解释
十分稳定,物体处于平衡状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