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墙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12

萧墙之祸

成语拼音

xiāo qiáng zhī huò

成语解释
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产生于家中的祸乱,比喻灾祸、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董卓议立陈留王》:“速提雄虎之师,克定萧墙之祸。”

铜墙铁壁

成语拼音

tóng qiáng tiě bì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比喻团结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谢金梧》楔子:“随他铜墙铁壁,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。”

阋墙谇帚

成语拼音

xì qiáng suì zhǒu

成语解释

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。谇帚,指妇女吵骂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若是者,虽未见其阋墙谇帚,我知其家必不治。”

萧墙祸起

成语拼音

xiāo qiáng huò qǐ

成语解释
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
隔墙有耳

成语拼音

gé qiáng yǒu ěr

成语解释

隔着一道墙,也有人偷听。比喻即使秘密商量,别人也可能知道。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,免得泄露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”

挖墙脚

成语拼音

wā qiáng jiǎo

成语解释

本意是指将墙的下半部挖掉(对应于“墙头”概念),以至墙的整体失衡而倒塌。比喻拆台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》:“彼此不挖墙脚,彼此不在对方军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。”

逾墙钻穴

成语拼音

yú qiáng zuàn xué

成语解释

指男女偷情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

阋墙御侮

成语拼音

xì qiáng yù wǔ

成语解释

阋:争吵;阋墙:兄弟相争于内;御侮:抵御外敌。比喻虽有内部争吵,仍能一致对外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棠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每有良朋,烝也无戎。”

赐墙及肩

成语拼音

cì qiáng jí ji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才学浅陋。 >> 赐墙及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:‘子贡贤于仲尼。’子服景伯以告子贡,子贡曰:‘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