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炭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17

吞炭漆身

成语拼音

tūn tàn qī shēn

成语解释

以之为忍辱含垢,矢志复仇的典实。 >> 吞炭漆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时,豫让受知于智伯。后,韩、赵、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。豫让为报知遇之恩,矢志复仇。于是漆身为厉,吞炭为哑,改变声音形貌,伺机刺杀赵襄子,事败而死。事见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。

涂炭生灵

成语拼音

tú tàn shēng líng

成语解释

涂:泥沼;炭:炭火;生灵:百姓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。”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
冰炭不言,冷热自明

成语拼音

bīng tàn bù yán,lěng rè zì mí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,必然表现在行动上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沈传》:“尧、舜、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,以其款诚之心者也,冰炭不言,而冷热之质自明者,以其有实也。”

握炭流汤

成语拼音

wò tàn liú tāng

成语解释

握炽炭,蹈沸汤。比喻不畏危难,敢于用命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选·陆倕》:“流汤之党,握炭之徒,守似藩篱,战国枯朽。”

涂炭生民

成语拼音

tú tàn shēng mín

成语解释

涂炭:烂泥和炭火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

成语出处

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登拜》:“狂秦暴虐,涂炭生民。”

冰炭不投

成语拼音

bīng tàn bù tóu

成语解释

比喻彼此合不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夫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。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。”

冰炭不同器

成语拼音

bīng tàn bù tóng qì

成语解释

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。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,不能相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夫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。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。”

冰炭不同炉

成语拼音

bīng tàn bù tóng lú

成语解释

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休把我衣服扯住,情知咱冰炭不同炉。”

冰炭不相容

成语拼音

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

成语解释

冰:冰块;炭:炭火。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》诗:“君不见,牛奇章与李卫公,一生冰炭不相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