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于死地 阅读更多 关于置于死地 成语拼音 zhì yú sǐ dì 成语解释 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成语出处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而后生。”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 阅读更多 关于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 成语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,sǐ yú ān lè 成语解释 忧患:忧愁和患难。安乐:安逸和快乐。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,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。指时时警惕,才能杜绝祸患。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、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,为国家、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。 成语出处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”
安于一隅 阅读更多 关于安于一隅 成语拼音 ān yù yī yù 成语解释 隅:角落。安心在某一个角落。形容苟安一角,不求进取。 成语出处 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
重于泰山 阅读更多 关于重于泰山 成语拼音 zhòng y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泰山还要重。形容意义重大。 >> 重于泰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
溢于言表 阅读更多 关于溢于言表 成语拼音 yì yú yán biǎo 成语解释 超出言语以外,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成语出处 明·朱舜水《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》:“来书十读,不忍释手,真挚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
严于责己,宽以待人 阅读更多 关于严于责己,宽以待人 成语拼音 yán yú zé jǐ,kuān yǐ dài rén 成语解释 对自己要求严格,待别人则很宽厚 成语出处 《忆邓拓·邓拓和人民日报》:“老邓总是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主动承担责任,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。”
敏于事,慎于言 阅读更多 关于敏于事,慎于言 成语拼音 mǐn yú shì,shèn yú yán 成语解释 敏:奋勉,慎:小心。办事勤勉,说话谨慎。 成语出处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