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柱的成语
一柱擎天
成语解释
擎:托起。一根柱托住天。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。 >> 一柱擎天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唐·张固《独秀山》诗:“会得乾坤融结意,擎天一柱在南州。”《唐·大诏令集·赐陈敬瑄铁券文》:“卿五山镇地,一柱擎天;气压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
抱柱之信
成语解释
用以表示坚守信约。
成语出处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诗:“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。”
胶柱鼓瑟
成语解释
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,柱不能移动,就无法调弦。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 >> 胶柱鼓瑟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”
砥柱中流
成语解释
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。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。 >> 砥柱中流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下》:“吾尝从君济于河,鼋衔左骖,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台柱子
成语解释
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,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
成语出处
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,使日本……的拆台政策,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。”
破柱求奸
成语解释
为不畏权贵,搜索坏人,以正国法的典故。 >> 破柱求奸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,贪残无道,至乃杀孕妇,闻膺厉威严,惧罪逃还京师,因匿兄让弟舍,藏于合柱中。膺知其状,率将吏卒破柱取朔,付洛阳狱。受辞毕,即杀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