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盗的成语
束装盗金
成语解释
指无端见疑。 >> 束装盗金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汉书·直不疑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金郎大惭,以此称为长者。”
蒋干盗书
成语解释
蒋干: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。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。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。 >> 蒋干盗书的成语故事
欺世盗名
成语解释
欺骗世人,窃取名誉。 >> 欺世盗名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荀子·不苟》:“夫富贵者则类傲之;夫贫贱者则求柔之。是非仁人之情也,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,险莫大焉。”
疑邻盗斧
成语解释
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>> 疑邻盗斧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,窃斧也;颜色,窃斧也;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也。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
掩耳盗铃
成语解释
掩:遮蔽,遮盖;盗:偷。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。 >>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偷鸡盗狗
成语解释
指偷窃的行为。也指不正经的勾当。同“偷鸡摸狗”。 >> 偷鸡盗狗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小人如今在此,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,几时是了。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六回
塞耳盗钟
成语解释
比喻自欺欺人,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。 >> 塞耳盗钟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,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