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宁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深根宁极

成语拼音

shēn gēn níng jí

成语解释

①指深藏静处。②根柢牢固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缮性》:“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,则深根宁极而待;此存身之道也。”

息事宁人

成语拼音

xī shì níng rén

成语解释

息:平息;宁:使安定。原指不生事,不骚扰百姓,后指调解纠纷,使事情平息下来,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,且勿案验;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。”

天道宁论

成语拼音

tiān dào níng lùn

成语解释

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试望平原,蔓草萦骨,拱木敛魂。人生到此,天道宁论!”

不遑宁息

成语拼音

bù huáng níng xī

成语解释

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。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。同“不遑宁处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韦曜传》:“故勉精历操,晨兴夜寐不遑宁息,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
不遑宁处

成语拼音

bù huáng níng chǔ

成语解释

遑:闲暇。没有闲暇的时候。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故荷戈驱驰,不遑宁处,前后表陈,于今历年矣。”

永无宁日

成语拼音

yǒng wú níng rì

成语解释

永远没有安宁的翌日,指社会不安。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》:“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,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,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。”

安国宁家

成语拼音

ān guó níng jiā

成语解释

指治理国家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大丈夫将终,不问安国宁家之术,乃作儿女子相问。”

国无宁岁

成语拼音

guó wú níng suì

成语解释
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45回:“国无宁岁,民无安时。”

国无宁日

成语拼音

guó wú níng rì

成语解释
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:“宋大国也,起倾国兵,盛气而来……吾国无宁日矣。”

省事宁人

成语拼音

shěng shì níng rén

成语解释

省:减少;宁:平安,安定。减少事务,使人安宁

成语出处

清·王士禛《居易录谈》上卷:“‘锦缆无劳列画艘,轻桡白爱倚船窗,勤民不惮周行远,早又观看向浙江。’此事尤可仰见省事宁人之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