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烧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9

引火烧身

成语拼音

yǐn huǒ shāo shēn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
奸掳烧杀

成语拼音

jiān lǔ shāo shā

成语解释

奸淫妇女,抢劫财物,杀人放火。

成语出处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五章:“老头子说:‘别看他们这样,这叫做假行仁义,收买人心。等他一占了开封,就会奸掳烧杀,无恶不作。’”

赤舌烧城

成语拼音

chì shé shāo chéng

成语解释

赤:火红色。赤舌如火,足以烧城。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太玄经·干》:“赤舌烧城,吐水于瓶。”

惹火烧身

成语拼音

rě huǒ shāo shēn

成语解释

惹:引;身:本身。引火烧自己。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惹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氏,都送将出来。”
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

成语拼音

yě huǒ shāo bù jìn,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

成语解释

野火不能烧尽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。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,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。 >> 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 唐·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
放火烧山

成语拼音

fàng huǒ shāo sh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煽风点火,挑拨离间。

成语出处

康濯《东方红》:“你不知道,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,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!”

饥火烧肠

成语拼音

jī huǒ shāo cháng

成语解释

形容饥饿难忍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》:“饥火烧肠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?”

灼背烧项

成语拼音

zhuó bèi shāo dǐng

成语解释

灼:烧。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朱寿昌传》:“用浮屠法灼背烧顶,刺血书佛经。”

煮鹤烧琴

成语拼音

zhǔ hè shāo qín

成语解释

比喻糟蹋美好事物因而大杀风景之事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韦鹏翼《戏题盱眙壁》诗:“自从煮鹤烧琴后,背却青山卧月明。”

不伏烧埋

成语拼音

bù fú shāo mái

成语解释

伏:屈服;烧埋:烧埋银钱,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。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康进之《地逵负棘》第四折:“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,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