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烧的成语
引火烧身
成语解释
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成语出处
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奸掳烧杀
成语解释
奸淫妇女,抢劫财物,杀人放火。
成语出处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五章:“老头子说:‘别看他们这样,这叫做假行仁义,收买人心。等他一占了开封,就会奸掳烧杀,无恶不作。’”
惹火烧身
成语解释
惹:引;身:本身。引火烧自己。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。
成语出处
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惹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氏,都送将出来。”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
成语解释
野火不能烧尽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。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,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。 >> 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 唐·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不伏烧埋
成语解释
伏:屈服;烧埋:烧埋银钱,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。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。
成语出处
元·康进之《地逵负棘》第四折:“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,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