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吞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忍气吞声

成语拼音

rěn qì tūn shēng

成语解释

忍气:受了气不发作;吞声:不敢出声。指受了气勉强忍耐,有话不敢说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从今后忍气吞声,再不敢嚎咷痛哭。”

囫囵吞枣

成语拼音

hú lún tūn zǎo

成语解释

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 >> 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·论语十六》:“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,不是囫囵一物。”

巴蛇吞象

成语拼音

bā shé tūn xiàng

成语解释

巴蛇:古代传说中的大蛇。巴蛇吞吃大象。比喻贪得无厌。 >> 巴蛇吞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 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

网漏吞舟

成语拼音

wǎng lòu tūn zhōu

成语解释

网:渔网,比喻法网;吞舟:吞舟的大鱼,比喻大奸。网里漏掉吞舟大鱼。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鹘仑吞枣

成语拼音

hú lún tūn zǎo

成语解释

把枣子整个儿吞下,不细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答许顺之书》:“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,正是鹘仑吞枣。”

一蛇吞象

成语拼音

yī shé tūn xiàng

成语解释

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。 >> 一蛇吞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 战国·楚·屈原《天问》

饮冰吞檗

成语拼音

yǐn bīng tūn bò

成语解释

指生活清苦,为人清白。同“饮冰食蘖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宗道《杂说》:“务此大事,不怙小解,惟求实知,卧薪尝胆,饮冰吞檗。”

蛇欲吞象

成语拼音

shé yù tūn xiàng

成语解释

蛇想吞下大象。比喻贪欲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战国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

慢慢吞吞

成语拼音

màn màn tūn tūn

成语解释

缓慢的样子,动作非常慢,指做事没有效率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能慢慢吞吞,拖拖拉拉,议而不决,决而不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