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武的成语
文东武西
成语解释
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,文官位东,武官位西。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
成语出处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,东乡;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,西乡。”
文韬武略
成语解释
韬:指《六韬》,古代兵书,内容分文、武、龙、虎、豹、犬六韬;略:指《三略》,古代兵书,凡三卷。比喻用兵的谋略。
成语出处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7回:“你便有文韬武略,怎逃出地网天罗?”
文韬武韬
成语解释
韬:古代兵书《六韬》,即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
成语出处
唐·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上略中略,奏山石之奇谋;文韬武韬,奉川璜之秘诀。”
文昭武穆
成语解释
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,后则泛称子孙繁衍。
成语出处
古代宗法制度,宗庙位次,始祖庙居中,以下父子递为昭穆,左为昭,右为穆。祭祀时,子孙也按昭穆,左右排列行礼。周文王于周为穆,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,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