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摘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5

寻枝摘叶

成语拼音

xún zhī zhāi yè

成语解释

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、非根本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评》:“建安之作全在气象,不可寻枝摘叶。”

拈花摘叶

成语拼音

niān huā zhāi yè

成语解释

拈:用指取物;花:女子。比喻男性玩弄女性,嫖妓等

成语出处

明·朱权《卓文君》第二折:“倚翠偎红,拈花摘叶。”

寻章摘句

成语拼音

xún zhāng zhāi jù

成语解释

寻:找;章:篇章;摘:摘录。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,在写作时套用。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,缺乏创造性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遣都尉赵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

拈花摘艳

成语拼音

niān huā zhāi yàn

成语解释

指雕琢淫词艳句。亦作“拈华摘艳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序》:“若夫拈花摘艳,劝淫蛊俗者之为,则当斥而弃之尔。”

拈华摘艳

成语拼音

niān huá zhāi yàn

成语解释

指雕琢淫词艳句。同“拈花摘艳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故天台朱府君霞屋阡表》:“若拈华摘艳,鉥心刿肾于辞章间,陋之陋者也。”

指古摘今

成语拼音

zhǐ gǔ zhāi jīn

成语解释

摘:选取。指摘古今。形容才气纵横,议论锋利

成语出处

清·徐麟《长生殿序》:“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,交游宴集,每白眼踞坐,指古摘今,无不心折。”

煎豆摘瓜

成语拼音

jiān dòu zhāi guā

成语解释

比喻亲属相残。

成语出处

煎豆,语出三国魏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……相煎何太急。”摘瓜,语出唐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三摘犹自可,摘绝抱蔓归。”

发隐摘伏

成语拼音

fā yǐn zhāi fú

成语解释

发:揭发。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

成语出处

宋·秦观《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》:“发隐摘伏,敏捷如神。”

钩元摘秘

成语拼音

gōu yuán zhāi mì

成语解释

探取精微,采摘奥秘。

成语出处

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藏书》:“或钩元摘秘,著古今未有之奇书。”

拈花摘草

成语拼音

niān huā zhāi cǎo

成语解释

拈:用指取物;花、草:女子。比喻男性玩弄女性,嫖妓等

成语出处

元·古杭才人《宦门子弟错立身》第二出:“拈花摘草,风流不让柳耆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