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材的成语
就地取材
成语解释
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。比喻不依靠外力,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。
成语出处
《诗经 豳风 七月》:“蚕月条桑。”唐 孔颖达疏《十字注疏》:“条其桑而采之,谓斩条于地,就地采之也。”
栋梁之材
成语解释
栋:脊檩,正梁。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。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。 >> 栋梁之材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反面教材
成语解释
消极的供教学用的资料。借指坏的典型
成语出处
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发行《参考消息》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,就是‘种牛痘’,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。”
兼人之材
成语解释
兼人:胜过人;材:通“才”,才能。超出一般人的才能。形容人能力强
成语出处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8回:“一天到晚,忙了东又忙西,就是有兼人之材,恐怕亦办不了。”
一表人材
成语解释
形容容貌英俊。表,仪表。
成语出处
明·刘璋《飞花艳想》第一回:“友梅生得一表人材,美如冠玉,又且颖悟过人,做的文章,便篇篇锦绣,字字珠玑,十五岁上,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