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鼎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0

鸣钟食鼎

成语拼音

míng zhōng shí dǐng

成语解释

钟,打击乐器,泛指一般乐器;鼎,盛物食器。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,眼前列着鼎器。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

片言九鼎

成语拼音

piàn yán jiǔ dǐng

成语解释

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象征九州。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。 >> 片言九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毛遂片言九鼎,人重其言;季布一诺千金,人服其信。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

负衡据鼎

成语拼音

fù héng jù dǐng

成语解释

指身居高位,肩负重任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孔光负衡据鼎,而仄媚董贤;况班马之贱职,潘岳之下位哉!”周振甫注:“负衡据鼎,指处丞相位。衡,秤,表持平;鼎,三足,喻三公。”

重裀列鼎

成语拼音

chóng yīn liè dǐng

成语解释

喻指生活富贵,位居高官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拜月亭》第四折:“忒心偏,觑重裀列鼎不值钱,把黄齑淡饭相留恋,要彻老终年。”

拔山扛鼎

成语拼音

bá shān gāng dǐng

成语解释

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 >> 拔山扛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’”

鸣钟列鼎

成语拼音

míng zhōng liè dǐng

成语解释

钟,打击乐器,泛指一般乐器;鼎,盛物食器。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,眼前列着鼎器。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

一言九鼎

成语拼音

yī yán jiǔ dǐng

成语解释

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相传为夏禹所铸。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。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。 >>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胜不敢复相士。”

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

成语拼音

yú yóu fèi dǐng,yàn cháo fēi mù

成语解释

沸:开水;鼎:古代锅类器皿;巢:筑巢。鱼在开水锅里游,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快要灭亡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方当系颈蛮邸,悬首稿街,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

潜图问鼎

成语拼音

qián tú wèn dǐng

成语解释

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,楚子向王孙满问鼎,有觊觎周室之意。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。 >> 潜图问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楚子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雒,观兵于周疆。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,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 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假托妖巫,用相震惑,妄设徵祥,潜图问鼎。 南朝·齐·萧赜《诛张敬儿诏》

力能扛鼎

成语拼音

lì néng gāng dǐng

成语解释

扛: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。鼎:三足两耳的青铜器。形容气力特别大。亦比喻笔力雄健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(项羽)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