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厘的成语
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
成语解释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 《魏书·乐志》:“但气有盈虚,黍有巨细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”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
成语解释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 >> 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
成语解释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成语出处
《陈书·虞荔传》:“夫安危之兆,祸福之机,匪独天时,亦由人事。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是以明智之士,据重位而不倾,执大节而不失,岂惑于浮辞哉?”
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
成语解释
差:相差;毫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;谬:同“缪”。开始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’”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
成语解释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 >> 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成语解释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 >> 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
分毫析厘
成语解释
毫、厘: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;析:剖析。分析一毫一厘。形容分析细微。
成语出处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世之作者,或好烦文博採,深沉其旨者;或好离言辨白,分毫析厘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