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旗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15

斩将夺旗

成语拼音

zhǎn jiàng duó qí

成语解释

砍杀敌将,拔取敌旗。形容勇猛善战。同“斩将搴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群音类选·官腔类·八义记·拷问如姬》:“只消受得瘗粉埋香,索强似斩将夺旗。”

斩将刈旗

成语拼音

zhǎn jiàng yì qí

成语解释

砍杀敌将,拔取敌旗。形容勇猛善战。同“斩将搴旗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,必三胜之,为诸君溃围,斩将刈旗,令诸君知天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
斩将搴旗

成语拼音

zhǎn jiàng qiān qí

成语解释

搴:拔取。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
成语出处

《吴子·料敌》:“然则一军之中,必有虎贲之士,力轻抗鼎,足轻戎马,搴旗斩将,必有能者。”

扯鼓夺旗

成语拼音

chě gǔ duó qí

成语解释

形容作战勇敢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统雄兵劈面相持,驱貔虎扯鼓夺旗。”

顺风扯旗

成语拼音

shùn fēng chě qí

成语解释

顺;趋向同一方向。顺着风向扯起旗子。比喻因势乘便行事

成语出处

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26章:“一块浓黒的云彩,顺风扯旗地从西北方向飞过来。”

卧鼓偃旗

成语拼音

wò gǔ yǎn qí

成语解释

卧鼓:停止敲鼓;偃旗:放倒旗子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东魏太尉高岳、行台慕容绍宗、同刘丰生等,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,城内卧鼓偃旗,若无人者。”

撦鼓夺旗

成语拼音

chě gǔ duó qí

成语解释

形容作战勇敢。 元 郑光祖 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統雄兵劈面相持,驅貔虎撦鼓奪旗。” 元 关汉卿 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親傳將令逞威風,撦鼓奪旗有誰同。” 元 高文秀 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撦鼓奪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飛。”

扯顺风旗

成语拼音

chě shǔn fēng qí

成语解释

形容随风摆动,顺势迎合,奉承别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五回:“每到一处先替他向人报告,说这位就是唐观察;有些扯顺风旗的,亦就一口一声的观察。”

别树一旗

成语拼音

bié shù yī qí

成语解释

比喻与众不同,加成一家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唐义山、香山、牧之、昌黎,同学杜者;今年内其诗集,都有是别树一旗。”

正正之旗

成语拼音

zhèng zhèng zhī qí

成语解释

正正:整齐。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