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物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善假于物

成语拼音

shàn jiǎ yú wù

成语解释

意为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,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,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。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,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。

成语出处

出自《荀子·劝学》

不可方物

成语拼音

bù kě fāng wù

成语解释

不能识别,无法分辨。也指无可比拟。

成语出处

出自两千多年前的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及少皞之衰也,九黎乱德,民神杂糅,不可方物。”韦昭注:“方,别也。物,名也。”“方物”指分辨事物的名实或名分。

庞然大物

成语拼音

páng rán dà wù

成语解释

庞然:高大的样子。指高大笨重的东西。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。 >> 庞然大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黔之驴》:“虎见之,庞然大物也,以为神,蔽林间窥之。”

恃才傲物

成语拼音

shì cái ào wù

成语解释

恃:依靠、凭借;物:人,公众。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 >> 恃才傲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萧子显传》:“恃才傲物,宜谥曰骄。”

鹰派人物

成语拼音

yīng pài rén wù

成语解释

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。比喻立场强硬,行动直接,且好战、勇猛

成语出处

陆天明《省委书记》:“贡开宸力排众议,已经任命鹰派人物马扬为大山子的第一把手。”

应天从物

成语拼音

yìng tiān cóng wù

成语解释

应:接受。适应天命,顺从人心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朕应天从物,伐罪吊民,一鼓而荡平阳,再举而摧劲敌。”

探囊取物

成语拼音

tàn náng qǔ wù

成语解释

囊:口袋;探囊:向袋里摸取。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。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。 >> 探囊取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》:“中国用吾为相,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。”

仁民爱物

成语拼音

rén mín ài wù

成语解释

仁:仁爱。对人亲善,进而对生物爱护。旧指官吏仁爱贤能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人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,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