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一个字是树的成语
树欲静而风不止
成语解释
树想要静下来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。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。
成语出处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树碑立传
成语解释
树:立。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,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。现比喻立个人威信,抬高个人声望。
成语出处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桓彬传》:“蔡邕等共论序其志,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……乃共树碑而颂焉。”
树倒猢狲散
成语解释
树倒了,树上的猴子就散去。比喻靠山一旦垮台,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。 >> 树倒猢狲散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宋·庞元英《谈薮·曹咏妻》:“宋曹咏依附秦桧,官至侍郎,显赫一时。……咏百端威胁,德斯卒不屈。及秦桧死,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,启封,乃《树倒猢狲散赋》一篇。”
树欲静而风不息
成语解释
静:平静;息:平息。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
成语出处
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树欲静而风不息,子欲养而亲不在,皋鱼增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