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带东字的成语
带东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东成西就这样含有东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东字的成语!
东成西就
成语解释
成和就在这里都解释为成功,按字面直译为:在东边成功在西边成功,这里的“东”“西”是泛指,意为到处。整词的意思是左右逢源,创业顺利,做事皆有成就。因其用词简洁,对称,能表达人们的美好意愿,所以常被写作春挥贴于门上,张于家中
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
成语解释
东隅:指日出处,表示早年。桑榆:指日落处,表示晚年。早年的时光消逝,如果珍惜时光,发愤图强,晚年并不晚。
成语出处
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
孔雀东南飞
成语解释
《孔雀东南飞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,沈归愚称为“古今第一首长诗”
东西南北
成语解释
指四方、到处、各地、普天下或方向;亦指到处飘泊,行踪不定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东西南北,谁敢安处。”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今丘(孔子)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。”
文东武西
成语解释
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,文官位东,武官位西。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
成语出处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,东乡;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,西乡。”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成语解释
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 >>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