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带瞽字的成语
带瞽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不瞽不聋这样含有瞽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瞽字的成语!
不瞽不聋
成语解释
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成语出处
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慎子》逸文:“谚云:不聪不明,不能为王;不瞽不聋,不能为公。”
眢井瞽人
成语解释
眢井:枯井;瞽:瞎子。处于枯井中的瞎子。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
成语出处
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盖非西学洋文,则无以为耳目,而舍格致之事,将仅得其皮毛,眢井瞽人,其无救于亡也审矣。”
狂瞽之言
成语解释
狂:狂妄。瞽:瞎眼,盲目。指愚妄无知的言论。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。亦作“狂瞽之说”。
成语出处
唐·魏征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,参以刍尧之议,冀千虑一得,衮职有补。”
以瞽引瞽
成语解释
让盲人给盲人引路。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,只能使其更加迷惑。
成语出处
太平天国·洪秀全《原道觉世训》:“怪人佛老之徒出,自中魔计,以瞽引瞽,讹人以不可知之事,以售己诈……兼之魔鬼入心,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,迷惑害累世人。”
瞽言萏议
成语解释
萏议:草野之人的议论。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。常用作自谦之辞。
发瞽振聋
成语解释
发:开启;瞽:盲人;振:振动;聋:耳聋。使盲人也能看见,使聋人也听得见。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
成语出处
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当时之是,虽有淹病滞疾,犹将伸佉起蹙,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