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觳觫伏罪 的意思是什么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47
觳觫伏罪的意思是什么,觳觫伏罪的含义及解释是什么?
觳觫伏罪的意思

觳觫:恐惧得发抖的样子。指惶恐认罪

成语拼音

hú sù fú zuì

成语注音

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

成语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指认罪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”

成语造句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2回:“公子宋随班行礼,全无觳觫伏罪之语。”

感情色彩

中性成语

成语繁体

觳觫伏罪

成语结构
成语形式
成语字数
成语年代

觳觫伏罪相关成语及解释

成语 成语解释
伏首贴耳的意思

畏缩恐惧的样子。

理冤擿伏的意思

理:治理;擿伏:揭发隐秘的坏事。伸雪冤屈,揭发隐秘的坏事

戴罪立功的意思

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,以功赎罪。

怀璧其罪的意思

怀:怀藏。身藏璧玉,因此获罪。原指财能致祸。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。 >> 怀璧其罪的成语故事

畏罪潜逃的意思

潜:暗中。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

胯下蒲伏的意思

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。 >> 胯下蒲伏的成语故事

神藏鬼伏的意思

比喻变化莫测。

低头认罪的意思

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

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的意思

百姓本没有罪,因身藏璧玉而获罪。原指财宝能致祸。后亦比喻有才能、有理想而受害。 >> 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的成语故事

掩罪饰非的意思

掩:遮盖。掩饰错误和罪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