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带礼字的成语
带礼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礼崩乐坏这样含有礼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礼字的成语!
克己复礼
成语解释
克:克制。儒家指约束自己,使每件事都归于“礼”。 >> 克己复礼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颜渊问仁。子曰:‘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!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’”
礼义廉耻
成语解释
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,义为行动准绳,廉为廉洁方正,耻为有知耻之心。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。
成语出处
《管子·牧民》:“何谓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”
诗书礼乐
成语解释
古代儒家六经即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
成语出处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乐正崇四术,立四教,顺先王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以造士。”
礼坏乐崩
成语解释
古代制礼,把它当作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骚动不宁的时代。
成语出处
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盖闻导民以礼,风之以乐。今礼坏乐崩,朕甚闵焉。”
礼仪之邦
成语解释
礼仪:礼节和仪式;邦:国家。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。
成语出处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最后的贵族》:“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,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,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,一点文化也没有。”
傲慢无礼
成语解释
态度傲慢,对人不讲礼节。
成语出处
《三国志·吴志·三嗣主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:“视人君相忤,是乃祀所谓傲慢;傲慢则无礼,无礼则不臣,不臣则犯罪,犯罪则陷不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