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形容天子及描写天子的成语读音及解释
成语 | 成语拼音 | 成语解释 |
---|---|---|
咫尺天颜 | zhǐ chǐ tiān yán |
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。亦指天子之颜。 |
咫尺威颜 | zhǐ chǐ wēi yán |
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。亦指天子之颜。同“咫尺天颜”。 |
瞻云就日 | zhān yún jiù rì |
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。后多比喻得近天子。 |
乘舆播越 | chéng yú bō yuè |
指天子流亡在外。 |
金口玉音 | jīn kǒu yù yīn |
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 |
天高听下 | tiān gāo tīng xià |
指天子圣明,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。 |
金口御言 | jīn kǒu yù yán |
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同“金口玉音”。 |
敌王所忾 | dí wáng suǒ kài |
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 |
一匡天下 | yī kuāng tiān xià |
匡:纠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个中国。纠正混乱局势,使天下安定下来。 >> 一匡天下的成语故事 |
朱盘玉敦 | zhū pán yù duì |
珠盘:用珍珠装饰的盘子;玉敦:玉制的盛器。特指古代天子、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。 |
朱槃玉敦 | zhū pán yù duì |
珠槃:用珍珠装饰的盘子;玉敦:玉制的盛器。特指古代天子、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。 |
燮理阴阳 | xiè lǐ yīn yáng |
燮:调和;理:治理。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。 |
列土分茅 | liè tǔ fēn máo |
指受封为诸侯。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,象征土地和权力,称为“列土分茅”。 |
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 | liè guān huǐ miǎn,bá běn sāi yuán |
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;本:树根。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,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。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,夺取王位的代称。 |
心在魏阙 | xīn zài wèi què |
指臣民心在朝廷,关心国事。魏阙,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,其下悬布法令,因以代称朝廷。 |
挟天子以令天下 |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|
挟制着皇帝,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。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同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 |
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 | zhì niǎo lèi bǎi,bù rú yī è |
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。 |
亡国之社 | wáng guó zhī shè |
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 |
天下为公 | tiān xià wéi gōng |
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,天子之位,传贤而不传子,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。 |
恭行天罚 | gōng xíng tiān fá |
奉天之命进行惩罚。古以称天子用兵。 |
挟主行令 | jiā zhǔ xíng lìng |
挟持君主,发布命令。同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 |
流水朝宗 | liú shuǐ cháo zōng |
朝宗:原指古代诸侯天子,借指百川入海。比喻人心所向。 |
廉远堂高 | lián yuǎn táng gāo |
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,其尊严不可企及。旧比喻帝王尊严。 |
黄袍加身 | huáng páo jiā shēn |
五代后周时,赵匡胤在陈桥兵变,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,拥立为天子。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。 >> 黄袍加身的成语故事 |
山节藻棁 | shān jié zǎo lì |
古代天子的庙饰。山节,刻成山形的斗拱;藻棁,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。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,越等僭礼。 |
上方宝剑 |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|
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。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,常赐以上方宝剑,表示授于全权,可以先斩后奏。现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。 |
乃武乃文 | nǎi wǔ nǎi wén |
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,指其文经天地,武定祸乱。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。亦作乃文乃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