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拔葵啖枣

bá kuí dàn zǎo

拔人家的菜蔬,偷吃人家的枣子。比喻小偷小摸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独孤及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谥议》:“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,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。”

大节不夺

dà jié bù duó

大节:临难不苟的节操;夺:丧失。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

巴前算后

bā qián suàn hòu

思前想后,反复考虑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劳生忧忧,巴前算后,每怀不足之心,空白了头,没用处,不如随便度日的好。”

大好河山

dà hǎo hé shān

河山:国土。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。

成语出处

清 秋瑾《普告同胞檄稿》:“彼乃举其防家贼、媚异族之手段,送我大好河山。”

巴山度岭

bā shān dù lǐng

指爬山越岭。

成语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六回:“只见解珍、解宝便道:‘我兄弟两个,原是猎户出身,巴山度岭得惯。’”

爱才如渴

ài cái rú kě

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嫉恶甚严,爱才若渴,此韩愈之面目也。”

扒高踩低

bā gāo cǎi dī

比喻对上奉承攀附,对下欺侮压制。

成语出处

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叛徒李四一》:“[李四一]为人就是扒高踩低,浮上水在行。”

大快人心

dà kuài rén xīn

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,使大家非常痛快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全祖望《移诘宁守魏某帖子》:“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,则乘是狱之起,并其监生而黜之,是为大快人心者矣。”

爱憎分明

ài zēng fēn míng

成语正音

憎,不能读作“zènɡ”;分,不能读作“fèn”。

憎:恨。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。

成语出处

续范亭《延安五老》诗:“爱憎分明是本色,疾恶如仇不宽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