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大而无当

dà ér wú dàng

成语正音

当,不能读作“dānɡ”。

当:底。虽然大,却无底。原指大得无边际。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、不合用。 >> 大而无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,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’”

碍口识羞

ài kǒu shí xiū

碍口:说不出口。指怕羞而不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石点头·潘文子契合鸳鸯冢》:“这事关系你终身,肯与不肯,明白说出,莫要碍口识羞,两相耽误。“

拔群出萃

bá qún chū cuì

高出众人。多指才能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弱年而入公朝,蒙蔽而当显举,进不能拔群出萃,却不能抗排当世。

大放厥词

dà fàng jué cí

厥:其,他的;词:文辞,言辞。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。现用来指大发议论。 >> 大放厥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

挨家挨户

āi jiā āi hù

成语正音

挨,不能读作“ái”。

一家一户,户户不漏。挨,依次,顺次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自从他作了副里长,随着白巡长挨家挨户地收铜铁,他的美誉便降落了许多。”

巴巴急急

bā bā jí jí

指勉强,凑合。同“巴巴结结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古今小说·沈小官一鸟害七命》:“父子三人,正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巴巴急急,食不敷。”

大而化之

dà ér huà zhī

化:改变,转变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

哀毁骨立

āi huǐ gǔ lì

成语正音

骨,不能读作“ɡú”。

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 >> 哀毁骨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
八面驶风

bā miàn shǐ fēng

形容善于见风使舵,各方面都兜得传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喝,八面驶风,左右逢源,真乃诸葛亮也。”

矮人看场

ǎi rén kàn chǎng

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,自己没有主见。也比喻见识不广。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七:“正如矮人看戏一般,见前面人笑,他也笑,他虽眼不曾见,想必是好笑,便随他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