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成语

眼捷手快

yǎn jié shǒu kuài

眼力好,动作快。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:“ 何濤 自從領了這件公事,晝夜無眠,差下本管眼明手快的公人,去 黄泥岡 上往來緝捕。”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 何立 帶了夥伴,並一班眼明手快的公人,逕到 官巷口 李 家生藥店,提捉正賊 許宣 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那女子眼明手快,連忙丢下杠子,拿出那把刀來往上一架。”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七章:“这也得眼明手快比较内行的人,才行啊!”亦作“ 眼明手捷 ”。 元 无名氏 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想起俺少時節眼明手捷,體快身輕;到如今老了也腰曲頭低。”

咂嘴弄唇

zā zuǐ nòng chún

表示惊奇或为难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[王举人]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,不觉就吃了一惊;一会儿咂嘴弄唇的,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。”

忧形于色

yōu xíng yú sè

形:表现。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。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五行志》:“四年六月,天下旱,蝗食田,祷祈无效,上忧形于色。”

语言无味

yǔ yán wú wèi

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其名曰智穷。”

眼光如豆

yǎn guāng rú dòu

指目光短浅,缺乏深远的见解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一卷:“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,此特拘于音调言之,而不究本原所在;眼光如豆,不足与之辩也。”

云趋鹜赴

yún qū wù fù

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魏源《淮北票盐志叙》:“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,而纲商岸悬课绌,票商云趋鹜赴者,何哉?”

云梦闲情

yún mèng xián qíng

指男女欢会之事。 >> 云梦闲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……王曰:‘何谓朝云?’玉曰:‘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“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,闻君游高唐,原荐枕席。”

以毒攻毒

yǐ dú gōng dú

成语正音

毒,不能读作“méi”。

攻:治。中医用语,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。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,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二十九:“骨咄犀,蛇角也,其性至毒,而能解毒,盖以毒攻毒也。”

以德报怨

yǐ dé bào yuàn

成语正音

怨,不能读作“yuān”。

德:恩惠。怨:仇恨。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给他好处。 >> 以德报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
咂嘴舔唇

zā zuǐ tiǎn chún

形容贪馋的样子。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。

成语出处

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段:“武震却吃得又香又甜,一面吃一面还咂嘴舔唇的,品着滋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