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ABB式的成语

AABB式成语指的是:前两个字相同,后两个字也相同的四字成语,即叠字成语。

AABB式成语代表中国成语的一种格式。可将形容词的两个字写两次,即为AABB式成语。

AABB式的词语有哪些?

在词语和成语中,有许多叠字成语,成语大全网AABB式成语频道在下面整理了AABB式的词语大全,每个成语均带有读音、解释等相关详细内容,为您提供使用方便。

混混噩噩

hún hún è è

无知无识,糊里糊涂。

成语出处

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三代以前,人类混混噩噩,不识不知,行之而不知其道。”

昏昏默默

hūn hūn mò mò

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。指至道难见莫测。②迷糊,不知所以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

昏昏噩噩

hūn hūn è è

形容糊涂、无知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叶君健《曙光》:“这两句话像两根铁扫把,把他的脑子搅得昏昏噩噩,好大一阵子不能进行思维活动。”

浑浑噩噩

hún hún è è

成语正音

浑,不能读作“hūn”。

浑浑:深厚的样子;噩噩:严肃的样子。原意是浑厚而严正。现形容糊里糊涂,愚昧无知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虞夏之书浑浑尔,商书灏灏尔,周书噩噩尔。”

慌慌急急

huāng huāng jí jí

慌:忙乱,恐慌。形容举止慌乱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恰才饮得三杯,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,红了脸,在墙缺边叫道:‘官人休要坐地!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。’”

慌慌忙忙

huāng huāng máng máng

指手忙脚乱、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0回:“当下二十九筹好汉,各各讲礼已罢,只见小喽啰慌慌忙忙入庙来报道:……”

恍恍忽忽

huǎng huǎng hū hū

神志不清、迷惘的状态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:‘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