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C式的成语

不即不离

bù jí bù lí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即:接近,靠近;离:疏远,离开。指对人既不接近,也不疏远。多指对人似亲非亲、似疏非疏的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《圆觉经》卷上:“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”

不哼不哈

bù hēng bù hā

不言语,该说而不说。

成语出处
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68章:“马之悦仔细地看着,不哼不哈,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,稳稳地落了下来。”

不尴不尬

bù gān bù gà

成语正音

尴,不能读作“ɡāi”。

比喻左右为难,不好处理。也形容样子别扭。 >> 不尴不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》卷三四:“圣人全体极至,没那不间不界底事。”

不悱不发

bù fěi bù fā

悱: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。发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

不愤不启

bù fèn bù qǐ

愤: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。启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

独是独非

dú shì dú fēi

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忠义传上·王义方》:“天子置三公,九卿……本欲水火相济,盐梅相成,然后庶绩咸熙,风雨交泰,亦不可独是独非,皆由圣旨。”

独清独醒

dúu qīng dú xǐng

独自清白,独自觉醒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渔父》:“屈原曰:‘举世皆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