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C式的成语

胡里胡涂

hú lǐ hú tú

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伪自由书·新药》:“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,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,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。”

见仁见智

jiàn rén jiàn zhì

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。”

胡天胡地

hú tiān hú dì

用于贬义,形容言语荒唐、行为放肆。同“胡天胡帝②”。

成语出处

阿英《西门买书记》:“也有一两家兼售古书了,但他们不识货,开价往往是胡天胡地。”

糊里糊涂

hú lǐ hú tú

成语正音

糊,不能读作“hū”。

认识模糊,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

见羹见墙

jiàn gēng jiàn qiáng

后用以指对圣贤的思慕。 >> 见羹见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。

胡作胡为

hú zuò hú wéi

犹胡作非为。不顾法纪或舆论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洪深《赵阎王》第六幕:“我没有法子,只好依从,到后来溜了手,才胡作胡为的呀!”

忽冷忽热

hū lěng hū rè

指时而冷静,时而感情冲动,情绪不稳定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而已集·读书杂谈》:“研究是要用理智,要冷静的,而创作须情感,至少总得发点热,于是忽冷忽热,弄得头昏。”

狐埋狐扬

hú mái hú yáng

比喻疑虑过多,不能成事。同“狐埋狐搰”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复古思潮平议》:“而狐埋狐扬,天下其谓政府何?”

见智见仁

jiàn zhì jiàn rén

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。”

见神见鬼

jiàn shén jiàn guǐ

好象看见了鬼神。比喻多疑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释惠然《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》:“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,便即见神见鬼,指东划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