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异军特起

yì jūn tè qǐ

另组一支军队,自树一帜。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。亦作异军突起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少年欲六婴便为王,异军苍头特起。”

竹林之游

zhú lín zhī yóu

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山涛、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、赏游。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所与神交者,惟陈留阮籍、河内山涛,豫其流者河内向秀、沛国刘伶,籍兄子咸、琅邪王戎,遂为竹林之游,世所谓‘竹林七贤’也。”

众恶必察

zhòng wù bì chá

恶:憎恶;察:考察。大家都厌恶的,必须深入进行了解,才可以确信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”

自身难保

zì shēn nán bǎo

成语正音

难,不能读作“nàn”。

自己保不住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我想江西不沉却好,若沉了时节,正是‘泥菩萨落水,自身难保’,还保得别人?”

朱紫难别

zhū zǐ nán bié

朱:红色。古代以朱色为正色,紫色为间色,比喻正邪、好坏。形容善恶不辩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允传》:“丞相亮将北伐,住汉中,虑后主富于春秋,朱紫难别,以允秉心公亮,欲任以宫省之事。”

自厝同异

zì cuò tóng yì

指自找矛盾,互相不和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卿忘廉、蔺、寇、贾之事邪?吾本以济国活家,岂计彼此之升降。且我能下彼,彼必不能下我,共济艰难,岂可自厝同异。”

捉影追风

zhuō yǐng zhuī fēng

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,随意而行

成语出处

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博弈》:“许人话捉影追风,骗人财探囊取物。”

异草奇花

yì cǎo qí huā

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。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。

成语出处

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白马寺》:“庭列修竹;檐拂高松,奇花异草,骈阗堦砌。”

逐客之令

zhú kè zhī lìng

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今逐客以资敌国,损民以益仇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秦王乃除逐客之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