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D式的成语

自相鱼肉

zì xiāng yú ròu

鱼肉: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。比喻内部自相残杀。 >> 自相鱼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,此天厌晋,授之与我。”

总角相交

zǒng jiǎo xiāng jiāo

总角:古代儿童把头发向上束成小髻,指童年。小时候就很要好的朋友

成语出处

张扬《第二次握手》:“在临终的病床上,叶楚波颤巍巍地向孩提时代总角相交的故人托孤,要求苏凤麒把玉菡抚养成人。”

朱轓皂盖

zhū fān zào gài

红色的车障,黑色的车盖。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。亦借指高官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江淹《萧太尉上便宜表》:“朱轓皂盖,古无滥秩。”

趾踵相错

zhǐ zhǒng xiāng cuò

形容人数之多。同“趾踵相接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革命制造厂》:“弃家逃威,望门投止者,趾踵相错。”

蚁集蜂攒

yǐ jí fēng cuán

像蚂蚁、螽斯一般集聚。比喻集结者之众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濓《赠行军镇抚迈里古思平寇诗序》:“栝寇复兴,蚁集蜂攒,众号数万,遂陷婺之永康。”

纵壑之鱼

zòng hè zhī yú

纵:任意地。壑:深沟。自由地在大壑间游泳的鱼。比喻自得其乐

成语出处

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千载一会,论说无疑,翼乎如鸿毛遇顺风,沛乎若巨鱼纵大壑。”

自相矛盾

zì xiāng máo dùn

成语正音

相,不能读作“xiànɡ”。

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 >>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
逐近弃远

zhú jìn qì yuǎn

追求近的,舍弃远的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汉书五行志错误》:“今班《志》所引,上自周之幽厉,下终鲁之定哀,而不云《国语》,惟称《史记》,岂非忘本徇末,逐近弃远者乎?”

倚马千言

yǐ mǎ qiān yán

倚马:靠着战马。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千言立就。形容才思敏捷。 >> 倚马千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[桓温]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[袁宏]倚马前令作。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
纵理入口

zòng lǐ rù kǒu

纵理:嘴两角的横纹。迷信说法,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,是饿死的相貌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许负指其口曰:‘有纵理入口,此饿死法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