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B的拼音

bao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8-30 03:46

襃衣博带

成语拼音

bāo yī bó dài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褒衣博帶”。亦作“裒衣博帶”。宽衣大带。古代儒者的装束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……豈必襃衣博帶,句襟委章甫哉?”《汉书·雋不疑传》:“ 不疑 冠進賢冠,帶櫑具劍,佩環玦,襃衣博帶,盛服至門上謁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襃,大裾也。言着襃大之衣,廣博之帶也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杂记》:“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,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:‘褒衣博帶滿塵埃,獨上都堂納試迴!’”《明史·张士隆传》:“夫裒衣博帶之雅,孰與市井狡儈之羣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续怀人诗》:“襃衣博帶進賢冠,禮樂東方萬國看。”亦省作“ 襃博 ”。 宋 梅尧臣 《宿州河亭书事》诗:“新衣尚穿束,舊服變襃博。” 宋 苏轼 《谢对衣金带表》之一:“豈徒褒博以爲容,願盡糜捐而報德。”

抱玉握珠

成语拼音

bào yù wò zhū

成语解释

比喻满腹经纶,富有才学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当此之时,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

抱火寝薪

成语拼音

bào huǒ qǐn xīn

成语解释

抱火:捧着火种;寝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危机潜伏,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。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贾谊《上陈政事疏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,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。”

褒贬与夺

成语拼音

bǎo biǎn yǔ duó

成语解释

与夺:给予或夺取。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自叙》:“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,比方伦匹,未必当允,而褒贬与夺,或失准格。”

抱怨雪耻

成语拼音

bào yuàn xuě chǐ

成语解释

报:报复。雪:洗刷掉。报怨恨,雪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燕策·乐毅报燕王书》:“若先王之报怨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
抱恨黄泉

成语拼音

bào hèn huáng quán

成语解释

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贤等引注《邕别传》:“臣所在孤危,悬命锋镝,湮灭土灰,呼吸无期。诚恐所怀随躯腐朽,抱恨黄泉。”

抱蔓摘瓜

成语拼音

bào wàn zhāi guā

成语解释

顺藤摸瓜。比喻扩大案情,牵连无罪的人。 >> 抱蔓摘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黄台瓜辞》: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了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尚自可,摘绝抱蔓归。”

保境息民

成语拼音

bǎo jìng xī mín

成语解释

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刘雄传》:“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

抱宝怀珍

成语拼音

bào bǎo huái zhēn

成语解释

怀:藏有。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、才能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邕《陈寔碑》:“于皇先生,抱宝怀珍,如何昊穹,既丧斯文。”

暴风疾雨

成语拼音

bào fēng jí yǔ

成语解释

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灾异志三》:“[同治]三年六月初十日,定海暴风疾雨,坏各埠船,溺死兵民无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