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B的拼音

bi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8-30 17:02

笔伐口诛

成语拼音

bǐ fá kǒu zhū

成语解释

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汪廷讷《三祝记·同谪》:“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垄上璠间识者羞。

必也正名

成语拼音

bì yě zhèng míng

成语解释

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!’”

必经之路

成语拼音

bì jīng zhī lù

成语解释

经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亦作“必由之路”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无名高地有了名》十九:“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,那里高,那里窄,我们不易仰攻,也无法多用人力。我们须在适当时间,放弃了它,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。”

闭阁思过

成语拼音

bì gé sī guò

成语解释

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,延寿大伤之……是日移病不听事,因入卧传舍,闭阁思过,一县莫知所为。”

弊绝风清

成语拼音

bì jué fēng qīng

成语解释

弊:坏事;清:洁净。贪污、舞弊的事情没有了。形容坏事绝迹,社会风气良好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敦颐《拙赋》:“上安下顺,弊绝风清。”

避嫌守义

成语拼音

bì xián shǒu yì

成语解释

嫌:嫌疑;守义:保守道义。避开嫌疑,保守道义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3回:“今主公避嫌守义,恐失众人之望。”

必由之地

成语拼音

bì yóu zhī dì

成语解释

必:一定;由:经过。必定要经过的道路、地方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1回:“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,兖州乃必由之地,意欲探取。”

笔误作牛

成语拼音

bǐ wù zuò niú

成语解释

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 桓温 嘗使﹝ 王獻之 ﹞書扇,筆誤落,因畫作烏駮牸牛,甚妙。”后因以“筆誤作牛”喻随机应变,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