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B的拼音

bu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8-30 17:23

补阙灯檠

成语拼音

bǔ quē dēng qíng

成语解释

阙:缺;灯檠:灯架。没有灯架,用人充作灯架。旧时讽刺男人惧内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陶谷《清异传》:“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,万一不遵号令,则叱令正坐,为绾髻,中安灯碗燃灯火,大壮屏气定体,如枯木土偶,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。”

不知所为

成语拼音

bù zhī suǒ wéi

成语解释

为:做。不知道该怎么办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桓子不知所为。”

不达大体

成语拼音

bù dá dà tǐ

成语解释

大体:大局,整体利益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袁绍不达大体。”

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

成语拼音

bù chī bù lóng,bù chéng gū gōng

成语解释

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庾仲文传》:“言‘仲文贵要异他尚书’,又云‘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’。敢作此言,亦为异也。”
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
成语拼音

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
成语解释

不进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。同“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”。 >> 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 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

不间不界

成语拼音

bù gān bù gà

成语解释

比喻左右为难,不好处理。也形容样子别扭。同“不尴不尬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》卷三四:“圣人全体极至,没那不间不界底事。”

不得不尔

成语拼音

bù dé bù ěr

成语解释

尔:如此。不得不这样。表示为环境所迫或有难言之隐而无可奈何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芝传》:“今诸典农,各言‘留者为行者宗田计,课其力,势不得不尔。’”

逋慢之罪

成语拼音

bū màn zhī zuì

成语解释

不遵守法令的罪过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》:“臣之区区,辞说已穷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