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D的拼音

dao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8-30 15:10

道不掇遗

成语拼音

dào bù duō yí

成语解释

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降、败、杀人及剽动者斩,盗者十倍取偿,杀牛马者没为奴婢,故道不掇遗。”

捣虚撇抗

成语拼音

dǎo xū piē kàng

成语解释

指乘虚攻击。

成语出处

元·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·风雨秋堂套》:终日悬望,恰原来捣虚撇抗,误我一向,到此谗知言是谎。

刀俎余生

成语拼音

dāo zǔ yú shēng

成语解释

犹虎口余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昭槤《啸亭杂记录·记辛亥败兵事》:“余刀俎余生,受君恩乃不死,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!”

倒持泰阿

成语拼音

dào chí tài ē

成语解释

泰阿:宝剑名。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

岛瘦郊寒

成语拼音

dǎo shòu jiāo hán

成语解释

岛、郊:指唐代诗人贾岛和孟郊。贾岛、孟郊的诗中多凄苦哀婉之词,故以此指他们的诗歌和风格。亦形容与贾孟相类似诗文的风格与意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次韵谢刘仲行惠笋》:“君诗高处古无师,岛瘦郊寒讵足差。”

蹈袭覆辙

成语拼音

dǎo xí fù zhé

成语解释

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再走失败的老路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米芾传》:“芾为文奇险,不蹈袭前人轧辙。”

倒四颠三

成语拼音

dǎo sì diān sān

成语解释

颠:颠倒。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3回:“来呵!到明日,只弄得倒四颠三,一个黑沙,也是不值。”

道路传闻

成语拼音

dào lù chuán wén

成语解释

传闻: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。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

成语出处

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“来宾”种种》:“道路传闻,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,摧残合法组织,箝制正当言论,拘捕热血青年。”

道路指目

成语拼音

dào lù zhǐ mù

成语解释

指目:手指而目视。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,用眼看着。形容事情十分明显

成语出处

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,道路指目,当非空穴来风。”

道不举遗

成语拼音

dào bù jǔ yí

成语解释

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阚祾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祾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不举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