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D的拼音

D开头的成语

断编残简

成语拼音

duàn biān cán jiǎn

成语解释

编:穿简的细长皮条;简: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。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庭坚《读书呈几复》:“身入群经作蠹鱼,断编残简伴闲居。”

断壁颓垣

成语拼音

duàn bì tuí yuán

成语解释

颓垣:倒了的矮墙。坍塌的墙壁,残毁的矮墙。形容残败的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8回:“抬头一看,只见断壁颓垣,荒凉满目,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。”

短小精悍

成语拼音

duǎn xiǎo jīng h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身躯短小,精明强悍。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。 >> 短小精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解为人短小精悍。”

短褐穿结

成语拼音

duǎn hè chuān jié

成语解释

短褐:粗布短衣;穿:破;结:打结。形容衣衫褴褛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”

断弦再续

成语拼音

duàn xián zài xù

成语解释

断弦:指丧妻;续:连接。比喻男子妻死后再娶

成语出处

明·熊龙峰《四种小说·张生彩鸾灯传》:“二人缺月重圆,断弦再续,大喜不胜。”

断虀画粥

成语拼音

duàn jī huà zhōu

成语解释

形容贫苦力学。典出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文正公》“公生二歲而孤”原注引 宋 魏泰 《东轩笔录》:“公( 范仲淹 )少與 劉某 上 長白 僧舍脩學,惟煮粟米二升,作粥一器,經宿遂凝,以刀畫爲四塊,早晚取二塊,斷虀數十莖,……入少鹽,煖而啗之。如此者三年。”

断缐鹞子

成语拼音

duàn xiàn yào zǐ

成语解释

犹言断线风筝。鷂子,指纸鸢,鸟形风筝。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若是這廝識局知趣,見機而作,恰是斷線鷂子,一般再也不來,落得先前受用一番,且又完名全節。”参见“ 斷線風筝 ”。

断纸余墨

成语拼音

duàn zhǐ yú mò

成语解释

断:破裂;余:残存;墨:墨迹。指残存的诗文墨迹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书谱·行书·蔡京》:“至于断纸余墨,人争宝之。”

短吁长叹

成语拼音

duǎn xū cháng tàn

成语解释

吁:叹气。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暹《西游记》第四本第15出:“我今日得救还,草舍间、免了些短吁长叹。”

短褐不全

成语拼音

duǎn hè bù quán

成语解释

短褐:粗麻布短衣。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。形容生活贫苦

成语出处

唐·卢照邻《对蜀父老问》:“藜羹不厌,短褐不全,庸非贫贱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