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D的拼音

D开头的成语

鼎鼎有名

成语拼音

dǐng dǐng yǒu míng

成语解释

鼎鼎:盛大的样子。非常有名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岁晚书怀》:“残岁堂堂去,新春鼎鼎来。”

鼎分三足

成语拼音

dǐng fēn sān zú

成语解释

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鼎足三分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必推却。”

鼎湖龙去

成语拼音

dǐng hú lóng qù

成语解释

指帝王去世。同“鼎成龙去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骊山》诗:“鼎湖龙去远,银海雁飞深。”

鼎鼐调和

成语拼音

dǐng nai tiáo 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处理国政。

成语出处

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,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,遂辅武丁以治国。

鼎食鸣钟

成语拼音

dǐng shí míng zhōng

成语解释

鼎:古代炊器;钟:古代乐器。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禹偁《贤人不家食赋》:“将期乎鼎食鸣钟,宁虞往吝。”

鼎新革故

成语拼音

dǐng xīn gé gù

成语解释

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泛指除掉旧的,建立拳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。”

鼎足而居

成语拼音

dǐng zú ér jū

成语解释

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。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 >> 鼎足而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
鼎足而立

成语拼音

dǐng zú ér lì

成语解释

象鼎的三只脚一样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 >> 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
定乱扶衰

成语拼音

dìng luàn fú shuāi

成语解释

定:平定;扶:帮助,扶持。平定祸乱,扶持衰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刘熙载《艺概·诗概》:“刘越石诗定乱扶衰之志,郭景纯诗余残去秽之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