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F的拼音

fang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8-30 17:02

放诸四海而皆准

成语拼音

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
成语解释

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
芳兰竟体

成语拼音

fāng lán jìng tǐ

成语解释

芳兰:兰草的香气;竟体:满身。香气满身。比喻举止闲雅,风采极佳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谢览传》:“意气闲雅,视瞻聪明,武帝目送良久,谓徐勉曰:‘觉此生芳兰竟体。’”

放诸四夷

成语拼音

fàng zhū sì yí

成语解释

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放诸四夷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

放诸四裔

成语拼音

fàng zhū sì yì

成语解释

放:放逐;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那也可以临末声明:‘君子不为己甚,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’的。”

方闻之士

成语拼音

fāng wén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方闻:有道而博闻。有道而博闻的人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详延天下方闻之士,咸荐诸朝。”

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

成语拼音

fàng xià tú dāo,lì biàn chéng fó

成语解释

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,就能变成好人

成语出处

明·彭大翼《山堂肆考·微集》第一卷:“屠儿在涅槃会上,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。”

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

成语拼音

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shuǐ

成语解释

防:阻止;甚:超过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水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召公曰:是障之也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。”

方头不律

成语拼音

fāng tóu bù lǜ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性格倔强、顽固。同“方头不劣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廷玉《金凤钗》:“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,欺侮一个老年,打扯他跳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