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K的拼音

K开头的成语

犒赏三军

成语拼音

kào shǎng sān jūn

成语解释

犒:以财物或食物慰劳、鼓励。三军:春秋时称中军、左军、右宫为三军;后统称军队。现指陆、海、空三军。指奖赏、慰劳军队将士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9回:“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,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,着礼部加封,差出内臣田思忠,解往潭州岳爷军前,犒赏三军。”

考名责实

成语拼音

kǎo m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

考:查核。考核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题目》:“考名责实,奚其丧欤?”

考绩黜陟

成语拼音

kǎo jì chù zhì

成语解释

黜陟:指官吏的进退升降。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上》:“于是建诸侯之贤者以为牧,故以考绩黜陟,不统其政,不御其民。”

亢音高唱

成语拼音

gāng yīn gāo chàng

成语解释

亢:喉咙。放开喉咙,高声歌唱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傅毅《舞赋》:“动朱唇,纡清扬,亢音高唱,为乐之方。”

慷慨赴义

成语拼音

kāng kǎi fù yì

成语解释

慷慨:意气激昂,情绪激动。赴义:为正义而死。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

慷慨激昂

成语拼音

kāng kǎi jī áng

成语解释

精神振奋,情绪激昂,充满正气。 >> 慷慨激昂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李陵《录别诗》:“悲意何慷慨,清歌正激扬。”唐·柳宗元《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
慷慨激扬

成语拼音

kāng kǎi jī yáng

成语解释

激扬:振奋昂扬。精神振奋,意气昂扬。形容情绪、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:“孝宽慷慨激扬,略无顾意,士卒莫不激励,人有死难之心。”

慷慨解囊

成语拼音

kāng kǎi jiě ná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
成语出处
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鲁智深见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悭吝,只要下山。”

慷慨输将

成语拼音

kāng kǎi shū jiāng

成语解释

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。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,使屯戍之事益省,输将之费益寡。”

慷他人之慨

成语拼音

kāng tā rén zhī kǎi

成语解释

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焚书·寒灯小话》:“况慷他人之慨,费别姓之财,于人为不情,于己甚无谓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