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M的拼音

mu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8-30 06:30

沐猴衣冠

成语拼音

mù hóu yī guàn

成语解释

同“沐猴而冠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十探子》第二折:“你这等人,乃沐猴衣冠之辈,马牛襟裾之材。”

目指气使

成语拼音

mù zhǐ qì shǐ

成语解释

目指:动一下眼睛来指物;气使:用嘘气声支使人。用眼神和气色指使人。形容骄横傲慢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君道》:“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,则厮役之材至矣;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,则人臣之材至矣。”

目送手挥

成语拼音

mù sòng shǒu huī

成语解释

手眼并用,怎么想就怎么用。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,意在言外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稽康《赠兄弟才公穆入军》诗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,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”

木牛流马

成语拼音

mù niú liú mǎ

成语解释

木制的牛马形体、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>> 木牛流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亮性长于巧思,损益连弩,木牛流马,皆出其意。”

目无尊长

成语拼音

mù wú zūn zhǎng

成语解释

不把尊长放在眼里。形容狂妄无礼。

成语出处

巴金《家》:“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,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、实行逃婚的手段。”

目见耳闻

成语拼音

mù jiàn ěr wén

成语解释

指亲眼看见,亲耳听到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

目断飞鸿

成语拼音

mù duàn fēi hóng

成语解释

断:断绝;鸿:鸿雁。目送大雁飞去,直到看不见。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慰夏孤》:“此情未语泪先溶,自今别去,目断飞鸿。”

暮雨朝云

成语拼音

mù yǔ zhāo yún

成语解释

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。 >> 暮雨朝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。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”

沐猴而冠

成语拼音

mù hóu ér guàn

成语解释

沐猴:猕猴;冠:戴帽子。猴子穿衣戴帽,究竟不是真人。比喻虚有其表,形同傀儡。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。 >> 沐猴而冠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”

目不见睫

成语拼音

mù bù jiàn jié

成语解释

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。比喻没有自知之明。也比喻只见远处,不见近处。 >> 目不见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智如目也,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