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P的拼音

P开头的成语

破颜微笑

成语拼音

pò yán wēi xiào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领神会。

成语出处

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

破竹之势

成语拼音

pò zhú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
魄散魂消

成语拼音

pò sàn hún xiāo

成语解释
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张鸣善《普天乐·赠妓》:“口儿甜,庞儿俏……引的人魄散魂消。”

迫不及待

成语拼音

pò bù jí dài

成语解释

近:紧急。急迫得不能等待。形容心情急切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且系酒后游戏,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。”

破口大骂

成语拼音

pò kǒu dà mà

成语解释

用恶语骂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茶房未及开口,那女人已经破口大骂起来。”

迫不可待

成语拼音

pò bù kě dài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情急切。同“迫不及待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29回:“迫不可待者,即令官吏带银子,按户稽查,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,先与银若干,使其度命。”

破竹建瓴

成语拼音

pò zhú jiàn líng

成语解释

势如破竹,高屋建瓴。比喻居高临下,所向无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七卷:“由昔岭中峰直抵葛尔崖,实有破竹建瓴之势。”

破家荡产

成语拼音

pò jiā dàng chǎn

成语解释

指耗尽家产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11卷:“狭乡富家,靳靳自足,一被应役,无不破家荡产。”

破觚斲雕

成语拼音

pò gū zhuó diāo

成语解释

语出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 漢 興,破觚而爲圜,斲雕而爲樸。”后以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,去浮华而尚质朴。 宋 欧阳修 《贾谊不至公卿论》:“而 文帝 由 代 邸嗣 漢 位,天下初定,人心未集。方且破觚斲雕,衣綈履革,務率敦樸,推行恭儉。”

破釜沈舟

成语拼音

pò fǔ shěn zhōu

成语解释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 ,皆沈船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以示士卒必死,無一還心。”后遂以“破釜沈舟”表示下定必死决心。有进无退干到底。 明 史可法 《请出师讨贼疏》:“聚才智之精神,枕戈待旦;合方州之物力,破釜沈舟。”亦作“ 破釜沉舟 ”。 王逋 《蚓庵琐语》引 清 摄政王谕:“我今居此,爲爾朝雪君父之仇,破釜沉舟,一賊不滅,誓不返轍。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你按部就班地干,做到老也是穷死。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,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!”亦省作“ 破釜 ”。 明 张煌言 《北回示将吏》诗:“同仇計左矣,遺老思深哉!破釜烝徒義,持籌參佐才。” 清 吴伟业 《下相怀古》诗:“太息取 祖龍 ,大言竟非妄。破釜救 邯鄲 ,功居入 關 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