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成语首字母是Q的拼音
qu开头的成语
去芜存菁
成语解释
芜:芜杂。除去粗糙的部分,留取其精华
曲终人散
成语解释
鼓瑟之人一曲演罢,听客纷纷离去,江水依旧东流,峰峦叠起青山依旧。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,曲子停息了。人也就都散了。或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。
成语出处
唐代诗人钱起进士试,所作《省试湘灵鼓瑟》诗末二句“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”。后演绎为曲终人散。
曲水流觞
成语解释
古民俗,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,流到谁面前,谁就取下来喝,可以除去不吉利
成语出处
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六卷:“约几个知心密友,到野外溪旁,或琴棋适性,或曲水流觞。”
趋吉避凶
成语解释
谋求安吉,避开灾难。
成语出处
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母子分珠》:“趋吉避凶,儒者之事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不然。圣人云: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。吾等问于高明之人,当趋吉避凶。”
趋炎附势
成语解释
趋:奔走;炎:热,比喻权势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 >> 趋炎附势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宋史·李垂传》:“今已老大,见大臣不公,常欲面折之。焉能趋炎附热,看人眉睫,以冀推挽乎?”
取长补短
成语解释
吸取别人的长处,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。 >> 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取而代之
成语解释
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。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。 >> 取而代之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,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
曲径通幽
成语解释
曲:弯曲;径:小路;幽:指深远僻静之处。弯曲的小路,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。 >> 曲径通幽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唐·常建《题破册寺后禅院》诗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