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成语首字母是S的拼音
shi开头的成语
实事求是
成语解释
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 >> 实事求是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始终如一
成语解释
始:开始;终:结束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,不间断。 >> 始终如一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荀子·议兵》:“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,慎终如始,终始如一,夫是之谓大吉。”
事无大小
成语解释
事情不分大小。形容什么事都管。
成语出处
《文选·诸葛亮〈出师表〉》:“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。”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第一百八十五:“委萧瑀以庶政,事无大小,莫不关掌。”
适得其反
成语解释
适:正,恰好。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 >> 适得其反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 清·魏源《筹海篇·议守上》
拾人牙慧
成语解释
拾:捡取;牙慧:指别人说过的话。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。 >> 拾人牙慧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殷中军云:‘康伯未得我牙后慧。’”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成语解释
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 >>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