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S的拼音

S开头的成语

诗云子曰

成语拼音

shī yún zǐ yuè

成语解释

《诗经》所说和孔子所言。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。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:“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”

诗酒风流

成语拼音

shī jiǔ fēng liú

成语解释

作诗饮酒。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,故称。

成语出处

金·元好问《鹧鸪天》词:“身外虚名一羽轻,封侯何必胜躬耕。田园活计浑闲在,诗酒风流属老成。”

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

成语拼音

shī zǐ bó tù,yì yòng quán lì

成语解释

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。同“狮象搏兔,皆用全力”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谨严第一》:“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——这一句成语,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,丝毫不肯随便,”

施而不费

成语拼音

shī ér bù fèi

成语解释

施:给人好处;费:耗费。给人好处,自己却无所损失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广而不宣,施而不费。”

诗酒朋侪

成语拼音

shī jiǔ péng chái

成语解释

侪:等辈,同类的人。作诗饮酒的朋友。同“诗朋酒友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》第二出:“同消遣,诗酒朋侪尽堪尽日盘桓。”

十八般兵器

成语拼音

shí bā bān bīng qì

成语解释

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。后泛指多种武器。亦比喻多种技能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六十回:“马静一瞧,大殿前摆着家伙,十八般兵器,一应俱全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若论十八般兵器,我[十三妹]都算拿得起。”

诗礼传家

成语拼音

shī lǐ chuán jiā

成语解释

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会讲》:“诗礼传家忝儒裔,先君不幸早倾逝。”

十八般武艺

成语拼音

shí bā bān wǔ yì

成语解释

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。亦泛指多种武艺。②比喻多种技能。 >> 十八般武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梓《敬德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凭着俺十八般武艺,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。”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,一一从头指教。那十八般武艺?矛锤弓弩铳,鞭锏剑链挝,斧钺并戈戟,牌棒与枪叉。”

施号发令

成语拼音

shī hào fā lìng

成语解释

发布号令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每天子临轩,公卿拜授,施号发令,宣扬诏册,愔辞气温辩,神仪秀发,百僚观听,莫不悚动。”